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2015年工作总结(三)

(三)抓好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1.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深入贯彻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2015年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贵州民族大学第15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并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中共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2015年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

2.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学院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5个学生党支部、6个教师党支部),现有党务工作者36名。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学生宿舍临时党支部10个。

1)学院党委按照“政治强、素质优、业务精、作风正”的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标准要求和“优者先、能者上、庸者下”的选用机制,配备基层党务工作者4名,并不断加强培训教育、管理、考核,为提升学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为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学院党委于每双周一下午定期召开党建和学生工作例会,深入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听取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专题研讨党建和学生工作,并及时作好工作部署。

3)制作印发《党建学生工作简报》。学院党委为了便于及时了解各学部、党群各部门的党建、学生工作情况,加强沟通交流学习,学院党委明确每月由党群办宣传科牵头整理各相关部门提供的党建、学生工作开展情况,并编印《党建学生工作简报》全院发放。

4)加强培训,提升党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党务人员的理论水平,能力素质和党性修养,学院举办了为期7天的党务干部培训,共有7个专题,即:《国际形势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建设》、《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等,内容切合实际工作,针对性强,聘请的授课老师都是从事党建工作的专家学者,讲课理论结合实际,生动具体,可操作性强,更新了思想观念,开拓了思路,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使大家党性得到进一步升华,信念更加坚定,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与教育。

根据上级党委的年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制定并落实好学院党委本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培训,加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组织意识教育,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

4.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彰显基层党建活力。

1)继续深入开展“五先进一满意”活动,积极推进“五型”、“五化”党组织。

围绕学校“五先进一满意活动”方案要求,学院党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中共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五先进一满意”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中共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五型”“五化”党组织活动的实施方案》、《中共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2015年工作要点》,《中共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关于创建“五型”、“五化”党组织的实施方案》。努力搭建平台,发挥党员的模范作风。即以“学风建设”为平台,开展学习帮扶活动和“比学习、争先进,促优良学风”活动;以“党员服务日”为平台,发挥党员服务群众作用;以评优评先为平台,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及开展五好基层党组织评选活动,营造热爱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树立“见先进就学、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进取精神,从而达到党的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促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全面提升,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环境。

2)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系列党建特色活动。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院党委进一步巩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增强学院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育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和管理,形成合力,开展“围绕育人抓党建,实干兴院促发展--“我为党旗添光彩”系列特色党建活动。即以“三大工程”为载体---教工党员党群联系“110工程”、学生党员“模范工程”活动、思政党员干部“十个一工程”。

教职工党员“110工程”为:每位教职工党员与10名入党积极分子分别建立联系点。每月与联系对象联系一次,每个学期至少深入各联系对象宿舍一次,了解联系对象思想、学习及生活情况,并照活动内容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学生党员“模范工程”活动为:一是以“学风建设”为平台,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二是以“党员志愿岗”为平台,发挥党员服务群众作用。三是以“手拉手活动”为平台,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

思政党员“十个一”工程为:每位思政党员干部联络一名特殊学生、深入一间特殊寝室、联系一个特殊班级、开展一场讲座、指导一个社团、主持或参与一项学生活动、加入一个学生宿舍临时党支部、编写一本思政内部交流学习刊物、利用一网连接学生、组建一个德育讲师团。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引向深入,实现“三个零”的目标,即“零距离促发展、零距离促成长、零距离促和谐”,切实发挥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引领作用,转变了作风,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大学生更好成长成才,为学院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在纪念建党94周年之际,学院党委召开七·一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党务工作者6人,表彰优秀共产党员14人,表彰“五好”基层党组织4个,其中受到校级表彰优秀党务工作者3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11人,校级“五好基层党组织”2个,其中学院党委连续两年被校党委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

5.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制订本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抓好对入党对象的推荐、考察和发展工作,继续办好党校,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格预审制度及发展程序,保证发展重点和质量。进一步加强对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对考察合格的预备党员按时办理转正手续。本年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440人,发展学生党员90人,青年教师入党1人,无“带病入党”现象,及时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

6.做好党费的收缴和管理工作。

按照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及时向上级报送有关报表和党建信息。

7.党校工作。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继续办好学院分党校,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本年度开展两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培训526人,每期结业率均在92%左右。

8.开展党建研究工作。

学院党委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学院实际,积极开展党建课题研究申报工作,收效明显。如:学院党委申报的《新形势下的党建创新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获贵州民族大学党建创新主题实践活动重点项目立项,目前该项目已顺利结题通过验收。学院党委申报的《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获贵州民族大学基层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学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与途径》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四)抓好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意识

1.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完善领导班子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凡有重大事项均通过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执行“三重一大”制度。

2.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广泛开展向全国和本地、本校先进教师学习活动,将学院骨干教师风采喷绘在宣传栏上,予以宣传。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我院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学院隆重召开庆祝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对在教育教学工作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个人6人、科研项目获省教育厅以上立项9人和在学院连续服务年限满8年以上的全职教职员14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3.实行学院领导信访日接待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改善群众工作,畅通言路,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有效化解矛盾,服务师生员工,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学院制定了《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院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试行)》,实行学院领导信访日接待制度,每周的周一为接待日,由党群办安排一名学院领导负责接待。 

4.做好院务、党务公开工作。

坚持“公开、公平、民主”的原则,积极落实院务公开、党务公开,学院的各项工作如发展党员、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情况,均在宣传栏目中公示,同时经常听取教工对学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大大增强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5.加强对工会的领导,努力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1)实施送温暖工程。

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平时做好对教职工生日、生病、受伤、生育的关心慰问工作,把学院的关心真正送到每个教职工的心坎上,提升学院内部活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2)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

根据学院实际,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学院分工会组织开展了“三•八”国际妇女节教职工素质户外拓展活动----两人三足接力赛、盲人方阵和双升比赛;2015年下半年组织教职工开展拔河比赛、篮球赛等等,增强了职工凝聚力,构建了和谐校园。

(五)抓好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

学院在认真落实《中共贵州民族大学委员会党建目标责任制》,制定《中共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党建目标责任制》、《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分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管理制度(试行)》,建立《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院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试行)》、《中共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内设机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试行)》、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员发展制度等等,推动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干净干事氛围

学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履行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能准确把握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规范从政行为,自觉抵制腐败。为更好的把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向深入,落到实处,学院组织全体干部党员认真学习《廉政准则》,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共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关于认真治理不良风气的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收看警示片、并组织学院党员干部赴花溪警示教育基地参观等措施,防患于未然,有力保障了学院各项业务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同时,开展好反腐倡廉专项教育活动,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中,学院党委荣获贵州民族大学赛区组织奖,我院教师唐黎的摄影作品《通天之路》分别荣获贵州省赛区一等奖及贵州民族大学赛区摄影类作品一等奖,唐黎老师的作品《青青白白》、孙成勇书法作品《草书条屏》、徐洁网络新媒体类作品《森林与森林》分别获得贵州民族大学赛区作品三等奖。

六、后勤及安全保卫工作

(一)做好教学设备、教学辅助设施的添置、管理和维护工作

根据学院需求,本年度及时添置电脑、打印机、空调等各种所需的教学设备及办公用品;及时对学院教学设备、教学辅助设施提供有力的管理和维护,未发生因后勤保障工作而导致教学责任事故。

(二)做好学生医疗保险服务

完成全院7400多名学生的医保工作,本年度累计为1600多人次学生报销门诊及住院费(手工报账)。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新生医保照片的采集和入学体检,并于10月前顺利完成了1800多人次的新生参保工作。

(三)注重学院的食品安全工作

定期组织学院食堂及外包餐饮摊点召开食品卫生会议,定期对食堂及外包餐饮摊点的脏乱差及燃气灶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和整治。

(四)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

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治”的原则,以“平安校园”创建为抓手,夯实安全稳定基础,维护校园平安和谐,全年校园内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七、新校区建设工作

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落地于花溪大学城二期规划用地范围内,2011年获立项批准以及取得466亩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函(黔府用地函[2011]272号)。2013年大学城整体转入贵安新区后,新区政府对大学城周边市政道路重新进行规划,导致我院红线发生改变,新的红线于2015年一月重新划定。经向新区经发局申请,今年8月获取备案通知,新的用的规划许可证已取得。调整后新校区总占地面积309164.11平方米(约463.746亩),总建筑面积238083平方米,总投资45000万元。

截止目前为止土地征收基本完成,场平工作完成60%,自开始累计完成投资4970万元,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1720万元。已开工建设A4-1、A4-2教学楼、B1-2、B1-5学生宿舍及B2第一食堂的建设工程,建筑面积共计:62800平方米,其中A4-1、B2已完成三层楼面的混泥土浇筑,A4-2、B2已完成二层楼面,B1-5完成基础工程。目前开工建设部分预计明年5月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到九月基本满足3500人入住条件。

八、迎接省教育厅年度检查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度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及民办教育机构年度检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2015年4月5日,省教育厅对我院2014年度工作进行检查,经过学院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检查并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年度检查得分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名。

九、特色工作

情满人文 花满山乡

——践行“三严三实” 做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

学院自建院以来,已向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8000余人,为国家特别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和《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 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切实履行民族院校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使民族团结之歌唱得更响,使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培养各民族高技能人才,为贵州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我院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率先向贵州省民委申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理论与实践创新试点工作单位”并获得批准。因成绩突出,经过考察、推荐、审核和公示等程序,我院被贵州省委宣传部、统战部、贵州省民宗委表彰为先进,命名为全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并予授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我院是此次活动中获此殊荣的唯一高校。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具体如下:

(一)实施创建活动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工程”

我院以创建活动理论与实践创新试点工作为契机,开展创建活动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工程”。

1.组建研究团队,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

结合全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实践,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设立创建活动理论与实践创新试点研究课题,组建团队开展研究。鼓励教师申报省级课题,支持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申报国家级课题。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提供研究项目,由知名专家牵头对项目进行筛选,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支持和开展多项省級、校级课题研究。

2.组织开展《贵州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释义编撰工作。

将创建活动理论与实践创新同全省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组织专家对我省颁布实施的首个全国促进民族团结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进行阶段性的释义编撰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为开展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以国家民委批准建立的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基地,开展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挖掘和整理传承等保护研究工作,对南方和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研究,为全省创建活动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二)实施创建活动理论与实践创新“教育工程”

我院以开展校园文化和课堂阵地建设为抓手,组织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工程”活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的阵地建设。

1.组建“四个认同”宣讲团,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将创建活动工作的方针政策纳入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学院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增强对创建活动理论与实践创新试点工作的认识。学院组建“四个认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讲团,以党校、团校、班级为阵地,在党团日活动期间举办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在师生中倡导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

2.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思政理论课教学融合,积极开展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重点分层次地向学生宣讲“四个认同”。我院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53%左右,加强民族团结至关重要。学院将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了“阅读一本有关民族团结的好书、撰写一篇有关民族团结的文章、开好一次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学习一门其他民族的技艺、参加一次民族团结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多形式共同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充分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学院借助与“贵阳孔学堂”相邻的区位优势,组织师生参加孔学堂民族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并纳入第二课堂学分。建立民族优秀文化活动室和创建活动教学研究室,组织学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活动和省情教育活动。开设“贵州省情”视频公开课,专设“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课程。

(三)实施创建活动理论与实践创新“平台工程”

为增强和提高师生素质,增加各族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

1.实施民族高校志愿者“伴飞”计划,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加大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训,举办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免费培训班、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免费培训班等。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帮扶奖励力度,设立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专项助学金项目和“民族自强之星”专项奖学金。实施民族高校志愿者“伴飞”计划,通过学业帮扶和素质拓展,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2.开设民族文化大讲堂,增强师生民族文化自信。

学院开设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贵州世居民族发展史》等课程,举办《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逻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黔西北彝族文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民族团结进步》、《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等专题讲座,提高各族师生对创建活动的认同和参与。

3.搭建活动平台,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创新实践。

以科技文化活动月、社团活动月、学生创业活动月为平台,广泛开展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融民族团结教育于创新实践,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关爱计划。在重大节庆日和民族传统节日期间走访慰问少数民族学生,与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主题座谈,引导各族学子促进和珍惜维护各民族团结。

(四)实施创建活动理论与实践创新“服务工程”

学院为各族师生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机会,通过“在校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学生基层就业,在职干部基层锻炼”开展创建活动。

1.开展校地共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组织干部学者下到民族地区挂职、锻炼、调研,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开展学校与民族地区的校地共建合作。

2.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

组织学生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考察调研、文化交流及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做好毕业生基层就业宣讲工作,动员毕业学生到基层尤其是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就业,积极倡导学生反哺社会服务民族地区和家乡建设。

(五)工作成效

自活动开展以来,通过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旋律,师生在创建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升华了对祖国、民族和家乡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的学风建设和提升各族师生团结进步的思想意识,对提高各族师生文化自信、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搭建各族师生服务民族地区平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营造了学院各族师生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师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增进了民族感情,为促进学院发展、民族团结和实施素质教育等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在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的“贵州省第三届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评选活动中,学院荣获三等奖;

2.学院学生获国家级证书或奖项共4项、省部级证书或奖项共20项、校(地)级奖项25项;国家司法考试学生获证43人,7人获得A证,36人获得C证;

3.英语专业学生通过英语专四17人;

4.毕业生考取研究生33人,其中考取“211”重点大学4人,“985”工程重点大学1人;

5.贵州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星愿”教育关爱服务团队在“2015年获“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6.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中,我院教师唐黎的摄影作品《通天之路》荣获贵州省赛区一等奖;

7.学院代表队在贵州省第九届运动会中取得了大学生组亚军,公开组季军和第四名;

8.在贵州省第二届高校“联盟杯”写作大赛中,学院徐静老师荣获指导教师一等奖;

9.学生陈再雄、刘霞龙、君昊、毛灿在首届“南方节拍•多彩青春”全国大学生新诗大赛中,分获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

10.在2015年“外研社杯”大赛(贵州赛区)决赛中,学生袁丽获、陈秋芳分获一等奖、三等奖;

11.在第十届“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中我院学生吴娜、冉颖、艾丽、李奎隆四名同学荣获“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现场知识竞赛中三等奖;

12.贵州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辅导员段济秦荣获“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学生林兵、李松磊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3.在纪念建党94周年之际,学院党委被贵州民族大学党委授予“五号基层党组织”称号;

14.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贵州民族大学赛区中,学院党委荣获贵州民族大学赛区组织奖,我院教师唐黎的摄影作品《通天之路》荣获摄影类作品一等奖,唐黎老师的作品《青青白白》、孙成勇同学的书法作品《草书条屏》、徐洁同学的网络新媒体类作品《森林与森林》分别获得三等奖;

15.我院辅导员席娟、张烨在“贵州民族大学第一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16.学院定向越野协会在学校“三走”活动系列之贵州民族大学“阳光体育,青春风采,民族联欢”—民族定向寻宝活动中荣获第一名;

17.学院足球队荣获贵州民族大学首届足球超级联赛冠军。

虽然我院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与学校党委行政、董事会给予的希望和广大师生的期盼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学院工作水平,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2015年12月29日


共 1 页 1 条数据